气温变化紊乱打乱货 “金九银十” 秋冬备货
发布日期: [2025/10/17]  共阅读 [10] 次

纺织业素有 “看天吃饭” 的属性,气候变迁正深刻改写行业底层逻辑。


2025 年国庆期间,江浙纺织重镇柯桥高温直冲 40℃,杭州 10 月高温日数刷新历史纪录,这并非个例 —— 世界气象组织(WMO)数据显示,2023-2025 年全球平均气温连续三年破纪录,2024-2025 年气温异常上升更是超出此前气候模型预估,纺织行业的变革已箭在弦上。


再生环保赛道崛起,政策市场齐发力


气候变暖推动环保理念深度渗透纺织产业链,从快时尚商场到中高端品牌官网,“环保面料”“再生材质”“绿色供应链” 已成高频关键词。


上游龙头企业纷纷布局再生领域,政策层面亦提供强力支撑。我国《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》明确,2025 年纺织循环利用率需达 25%、再生纤维年产量突破 200 万吨,2030 年循环利用率进一步提升至 30%,再生环保赛道迎来蓝海机遇。


功能性面料需求爆发,技术突破打开高端市场


极端天气频发催生功能性面料需求激增,2024 年我国化纤产业交出亮眼成绩单:总产能达 7475 万吨稳居全球第一,产量同比增长 8.8%,其中莱赛尔纤维产量增幅高达 27.4%,涤纶长丝、氨纶产量同比增长约 10%。技术层面,通用纤维已实现与原液着色、抗菌、阻燃等技术的深度融合,差别化、功能化纤维工业化生产技术取得突破,构建起完整产业链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功能纤维应用场景持续拓宽,从服装、家纺等传统领域,向国防军工、先进装备、生物医药等高端领域延伸,正朝着智能化、高附加值化、定制化方向加速迈进。


传统备货节奏失灵, 旺季逻辑生变


“金三银四”“金九银十” 的传统旺季规律,本是纺织业应对春夏、秋冬需求的生产备货指南,但气温变化紊乱正打破这一节奏。以防晒面料、羽绒服面料为例,其销量高度依赖气温信号,唯有气温达标才能带动去库,而 2025 年 “金九银十” 不及预期的情况,已折射出传统节奏的不适配。叠加当前纺织市场现货占比持续提升,未来旺季效应弱化、备货周期调整或成行业常态。